题名:
|
永远的常平仓 yong yuan de chang ping cang / 缐文著 , |
ISBN:
|
978-7-5201-7355-1 价格: CNY99.00 |
语种:
|
chi |
载体形态:
|
279页 图 24cm |
出版发行:
|
出版地: 北京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出版日期: 2020 |
内容提要:
|
常平仓的思想渊源和政策实践从创制、创新到臻于完备的演变历程刻画出中国古代国家灵活变通运用缓冲籴粜机制实施宏观调控的经济传统。历代层层累积的“狭义常平仓”和“广义常平仓”凸显了中国古代国家“民本”、“仁政”之经济伦理与宏观福利的“现代性”。常平仓制度借“东学西渐”在美国发展出“农业常平仓”和“现代常平仓”,中国的经济传统完成了现代转身。从《货币论》的“常平仓方程式”(pq=xy)到《通论》的宏观理论再到“商品调控计划”,凯恩斯完整地复活了中国古代的常平仓思想与政策。接续凯恩斯传统和勒那的“功能财政论”,后凯恩斯经济学发展出稳定宏观经济的“劳动力常平仓”:就业缓冲储备理论,然而以资为本的制度与充分就业不相容的“卡莱茨基困境”表明回归人本的常平制度是常平政策的根本保障。《管子》“阴阳两生而参视”与“轻重两生而衡视”及其四种辩证用中模式在“轴心突破”时代塑造了中国人独特的经济世界观——“用中致常平”,其丰富而深刻的内涵构成了中国经济思想独特的“常平律”。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经济理论赋予常平律这一流动的传统以全新的内涵。从国情出发,中国需构建将人口、资源、环境三位一体地纳入既关注人、又关注物的“现代大常平仓”。从常平仓到用中致常平再到常平律,见对立而尚中的经济传统标识出中国经济思维简易而深刻的中道精神,它是中国特色经济思想之慧命,中国当代经济理论与实践体系的创新离不开这一大根本。 |
主题词:
|
战略物资 粮食储备 中国 |
中图分类法:
|
F259.21 版次: 5 |
其它题名:
|
中国粮食储备传统的千年超越 |
主要责任者:
|
缐文 xian wen 著 |
附注:
|
国家社科基金后期资助项目 |
责任者附注:
|
缐文,陕西师范大学国际商学院经济学系教授,主要从事理论经济学教学与研究工作,研究领域为经济史学,兼及比较经济学、宏观经济学、发展经济学等。 |